昂首闊步這十年——興隆臺區黨的十八大以來高質量發展紀實
- 發布日期:2022-10-13
- 瀏覽次數:7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即,回首興隆臺區這十年來發展歷程,可以說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十年。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接續奮斗下,全區干部群眾團結一心搞建設、凝心聚力促改革、聚精會神謀發展,全區產業經濟更新迭代打造多元增長極,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攀升,生態宜居指數逐年提高,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向智慧化和數字化邁進,整個城區充滿變革活力和發展生機,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越來越踏實。
協同發展帶來經濟上升強大氣流
盤錦市第八次黨代會召開以來,興隆臺區與盤錦高新區協同發展乘勢提速,政策共享、項目互落、人員互用、信息互通全面實施,一批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的技術密集型產業項目得到政策春風的沐浴,成長更加有力。
2022年7月,遼寧中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啟動光學電子產業基地項目一期進駐工作。這對于中藍電子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這家始建于2011年的盤錦高新區知名企業,從最初的一間辦公室、幾張舊桌子,發展成為擁有1500項專利、領跑國際手機核心器件研發生產的全國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由此步入發展的新階段。如今,中藍公司的新生產線全部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偌大的高潔凈生產車間內機器設備吱吱作響而且晝夜不息。預計項目全部達產后,中藍電子可實現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企業的原廠區將為5家配套性“鏈條企業”提供進駐空間,壯大光學電子產業鏈的集聚效應。
遼寧百思特達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是興隆臺區和盤錦高新區共同引進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該公司主要研發生產氮化鎵晶圓及氮化鎵基芯片系列產品,是全國唯一一家擁有藍光LED外延生長技術和石墨烯薄膜沉積技術2項諾貝爾物理學獎產業的公司。目前生產線主要設備基本安裝完畢,正處在調試運行階段,預計今年10月底可以投入生產。未來,百思特達將成為中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氮化鎵芯片研發生產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高新技術企業,年產值 4億元左右。
此外,隨著北瀝30萬噸/年餾分油加氫、遼河石化40萬噸/年環烷基潤滑油高壓加氫項目建成投產,區域石油加工及潤滑油煉化一體化逐步向精細化升級。東北新發地農產品供應鏈中心以數商興農推動農業數字化升級,打造亞洲最強生鮮農產品供應鏈。興隆臺區的經濟規模持續壯大,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矢志不渝催生文明花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興隆臺區朝著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不懈奮進以及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十年,2022年,興隆臺區厚積薄發,又將目光投向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這一更高目標,開始了新一輪奮斗。
十年間,興隆臺區始終以較真、較勁、叫板的工作作風推進創城各項重點工作,各相關部門通力協作、形成合力,抓重點、破難點,加強城市規劃設計,在精致、人文、生態、特色上做文章,增加地域元素,提升建筑品位,彰顯城市個性,提高城市品質,樹立起全新的城區形象。這要歸功于各單位各部門的通力協作,還有為數眾多的各行業領域志愿者們的默默奉獻。
社區網格長和網格員是創城的主力軍,他們針對樓道內亂堆亂放、樓宇門破損、道路坑洼不平、小廣告亂貼亂涂、車子亂停亂放、硬化路面破損、公共活動場所公用設施及綠植缺損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網格員們走街串巷,挨家挨戶走訪宣傳,不斷提升居民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發動越來越多的群眾志愿者加入到創城大軍當中,隨著一大批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創城你我他,文明靠大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當中,區城建等相關部門對重點工作列出問題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職責,倒排工期、掛圖作戰,一條條街路煥然一新,一片片綠地生機盎然。市民們的生活環境改善了,文明素養也提高了,面對逐年改觀提升的街區面貌,人們懂得了共同參與維護良好環境的重要,體驗了互助互諒、鄰里融洽的和諧,感悟了以崇德向善滋養心靈的愉悅,一個更加文明的新時代城區正在不斷綻放異彩。
生態理念引領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十年來,興隆臺區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方面大興生態建設,另一方面有序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區為群眾安居樂業帶來更多幸福感。
作為重點民生工程,綿延19.75公里的城市綠道為周邊居民提供了健步騎行、休閑遛彎、親近自然的極佳空間,使得綠色成為了市民美好生活的底色。這條綠道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車騎行道、標識系統、服務系統及亮化系統等組成,還設置有驛站、自行車停放處、休息座椅、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在建設過程中,秉持了“宜水則水、宜濕則濕、宜葦則葦、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落則落、宜居則居”的生態理念,是人與自然交融、文化與生態互動、健身與旅游結合的綠色公共生態體系。在這里,人們可以呼吸到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使身心得到真正解放。
渤海街道蘇家洼子屯東面,昔日里人們印象中那條荒草叢生、垃圾亂堆的“東大溝”,在興隆臺區山水林田湖草工程實施后,雜草清除了,路面鋪平了,河水清澈了,干渠兩側還修建了石籠護坡,環境變得很美,成為人們休閑郊游的好去處。正在實施的山水林田湖草工程,項目建設地點為向海大道以東,環城南路以北,將建設潛流濕地及附屬設施1.5公頃,表流濕地11.8公頃,岸線綠化及林草生態覆蓋6公頃,水系連通10.365公里,生態護岸11.4公里,污水收集、濕地集配水管網約5.5公里。
在城區綠地綠植修建過程中,現已完成了主次街路、公園廣場的補植補種復綠,完成了城市綠道主節點雕塑、口袋公園等項目建設,綠化提升面積26.8公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1.5%。
同時,興隆臺區把碳達峰、碳中和的理念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認真把好“兩高”有關7項舉措準入關,做好能耗“雙控”工作。全部取締建成區內10噸以下燃煤鍋爐,累計投入6300萬元完成商東區域雨污分流改造,建成鼎翔、曙光七分廠兩座污水處理廠,遼河曙光大橋、繞陽河勝利塘兩個國考斷面以及螃蟹溝、六零河兩個省考斷面水質均值分別達到Ⅳ類和V類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全面達標,改善率100%。
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翻開時代新篇
近年來,興隆臺區深入落實市委市政府“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的具體要求,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為重點,以改善民生服務為根本,以體制機制創新為保障,圍繞“強黨、優政、惠民、興業、固基”五個方面,建設“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綜合指揮平臺”,整合12345、公安、安監、環保、水利等30多個平臺資源,引入人工智能、物聯網、圖像識別等前沿技術,利用“城市大腦”強化區域資源統籌,實現數據互通、信息共享,決策精度和治理效能大幅提高,讓信息化智能化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賦能助力,更高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高效率提高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水平。
全區采取網格化方式進行拉網式巡查,市政設施安全高效運轉。2020年,興隆臺區又推出了“智慧興隆隨手拍”APP,讓每個市民都可以參與到社會治理工作當中。對于一些不文明現象或者公共軟硬件設施損壞的情況,市民都可以通過“隨手拍”對問題現場進行拍攝,然后上傳到區指揮中心,再交由相關街道或部門處理,通過“手機終端+處理平臺+聯動解決+結果反饋”的智慧治理模式,真正讓人民群眾成為發現問題的眼睛和解決問題的幫手。
隨后,興隆臺區再接再厲,繼續推出基于“黨建引領、智慧治理”綜合指揮平臺的“興隆企業”APP,區內企業在向政府部門尋求解決問題時,不會出現“認不準門”“跑冤枉路”的問題,只要在這個小程序上動動手指,相關部門就主動找上門,企業提出的問題隨時隨地就能解決,這不僅方便快捷,而且務實高效?!芭d隆企業”APP在接到企業提出的各種訴求后,會直接反饋到相關部門界面,相關部門接訴后立即組織辦理。而在上層界面,區里分管領導及監督部門會直接看到部門辦理事項推進情況,他們會對事項辦理提出要求,并對部門承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一網通辦”在智慧治理服務理念支持下也在順利推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不斷完善;進一步完善了項目代(幫)辦制度,整合審批材料、簡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政務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文:李江峰 攝:李方聞 區宣傳事務服務中心)